企业邮箱 | 网上办公

当前位置:星空入口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行业动态

2022年超5600亿 江苏体育产业定下“小目标”

发布日期:2020/8/26 17:21:24


扬子体育报记者黄夕寅报道 

近年来,随着江苏体育改革不断深入,体育强省建设步伐不断加速,江苏体育产业发展也逐渐显现出强劲势头。日前,通过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记者也发现,未来江苏体育产业将释放出更大能量,为江苏实现体育强省建设目标提供更强推力。

总规模占全国1/7未来目标全面领先

2014年以来,江苏体育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18%,彰显着江苏体育产业近年来的强劲发展态势。而依据相关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,目前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6579亿元,增加值10078亿元,同期江苏体育产业总规模为4066.18亿元,增加值为1387.20亿元,大体上占全国1/7左右,增加值占全省GDP1.5%。

此外,据江苏省体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8年全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918亿元,人均体育消费2382元;已成功创建20家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和82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,拥有4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,认定了三批43家体育服务综合体……毫无疑问,江苏体育产业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已经非常亮眼。

在此背景下,《实施方案》中也明确提出,到2022年,江苏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600亿元,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00亿元,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至70%,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200元。另外,《实施方案》中还设有建设10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,认定60个体育服务综合体,培育超过10项国际体育精品赛事,打造10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等若干具体指标。

“总体来说,以建设体育强省为目标前提,我们预计到2035年,江苏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总规模全国领先,体育产业效益显著提升,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。”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说。

 

总数位居全国第一 载体建设占据“C位”

要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,建设优质平台载体是重要的方式和途径。记者了解到,江苏目前在体育产业基地(国家级和省级)、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上,其总数量都分别排在全国第一位。而通过《实施方案》中设置的若干具体指标也不难看出,载体建设仍将是未来一个阶段江苏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。

事实上,在今年4月,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体育局印发的《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中,就已经明确了“载体平台建设打造”的相关要求:引导推动体育产业基地、体育服务综合体、体育产业园区等各类载体升级发展;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和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,拓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、规模效益显著、支撑作用强的高质量创新载体;构建传统线下与新兴线上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,打造协同创新、智库服务、资源交易、产业孵化、检测认证、大数据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多层次专业化服务平台;共同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平台建设;打造江苏体育产业大会及系列活动。

“无论是围绕赛事活动,还是围绕产品服务,平台载体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”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,接下来江苏将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产业基地、体育服务综合体、体育小镇等载体的标准引领和动态管理,确保到今年底建设100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,认定40个体育服务综合体的目标如期完成。“同时配合省发展改革委,我们还将打造一批体育产业特色鲜明、生产、生活、生态融合的体育休闲方向特色小镇。”


   供需两端协同发力 “体育+”助推消费升级

基于体育产业“产业链长、关联性强、融合度高”的特点,如今“体育+”“+体育”已成为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、推动体育产业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式。特别是在今年疫情影响下,为提振体育消费,江苏其实已经通过加强培育数字体育、在线健身、线上培训、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式,促使一批体育企业转型投入“体育+互联网”怀抱,并收获了不错效果。

对此,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,在培育消费新业态的同时,大力发展“互联网+体育服务”消费模式,积极推进智慧体育建设等,都是江苏体育产业发力“体育+互联网”模式的一部分。“上半年的一些尝试,其实也为江苏布局发展‘体育+融合’开了个好头。未来除了‘体育+互联网’以外,体旅融合、体医融合、体教融合也都将是我们重点要抓住的领域。”

据介绍,“体育+融合”的布局将有利于培育壮大全省体育服务业,能够有力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,提升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质效。“同时,我们还将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,促进体育消费水平提升,优化体育消费市场环境,持续释放体育消费动能。”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江苏未来将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,以新消费促进新供给,以新供给引领新消费,推动实现供需动态平衡。

 

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打通政策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

今年上半年,在体育产业领域因疫情遭受巨大冲击的背景下,江苏通过各项资金的及时拨付以及政策的落地实施到位,让体育企业及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扶,对推动体育行业有序复工、复产、复业发挥了积极作用。正因如此,在《实施方案》出台后,业界也对于江苏将如何打通政策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充满了期待。
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为推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江苏一直在持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,仅陆续出台的省级各类体育产业政策就已达20余项。而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,为了促进国家层面和省级的相关政策落地落实,通过鼓励体育企业积极争取体育、科技、工业和信息化、文化和旅游等相关行业政策;更好地发挥每年1亿元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,放大资金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;完善体育消费券发行方式,更好地引导和撬动体育消费;搭建银企对接平台,打造“体育+金融”生态圈等方式,江苏也一直在努力健全体育产业扶持政策融合落实机制。

“下一步,为打通体育产业政策落实‘最后一公里’,我们(省体育局)一方面将加强部门协同,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,建立体育产业政策融合落实机制,针对体育产业政策执行中的困难和障碍,协同解决相关问题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将加强政策服务指导,梳理汇总体育、科技、工信、文旅、健康等行业政策,设立‘江苏体育企业发展服务政策库’,编印《江苏体育企业发展服务政策指引》,把相关政策送到体育企业。”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说。